亚洲精品视频一/自拍一级黄色片/影音先锋啪啪资源/日韩av综合网 - 成人在线亚洲

新聞中心News

聯系我們 +86 025 85783777

行業新聞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行業新聞>查看詳情
上海共識:技術創新 是中國品牌向上突破口
發布時間:2017-05-16 19:00:12    點擊數: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我認為中國汽車產業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還可以增加近一倍,中國汽車年產量很可能達到5000萬輛。”5月15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在2017中國汽車論壇開幕式中表示。

  過去的一年,中國汽車產銷突破2800萬輛,連續八年位居世界第一,在快速發展的勢頭之下,2017年同樣是中國汽車產業求新求變的一年。無論是新興跨界車企的強勢介入,還是智能互聯的普及應用,創新和變革成為整個行業的共識。

  一方面,汽車的電動化與智能網聯化成為不可逆轉的行業大趨勢,另一方面,經過了15年多發展的自主汽車品牌,也開始進入到發展的“快車道”,自主品牌為向上而不斷發力,這些都將成為影響汽車行業結構變革的重要因素。

  技術創新突圍電動車成本

  去年中國電動汽車產量達到50萬輛,占世界市場的50%,達到了世界第一。“之所以產生這樣的一種效果,是因為中國政府采取了和其他國家政府不一樣的辦法。中國是政府強干預、市場競爭為輔推動電動汽車。”董揚說,中國政府的做法在初期效果比較明顯,概括來說,就是用政策營造市場,用市場帶動創新。

  除此之外,董揚認為,智能電動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非常需要社會和基礎設施的配合才能發展好,而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必須是全社會的堅持,必須由政府來主導。

  然而在政府強干預帶來紅利的背面,是國家補貼退坡之后,新能源汽車面臨的技術難題和成本加劇。

  “在目前產業鏈尚不成熟、電池技術未有較大突破和國家補貼加快退坡情況下,需要解決消費普遍面臨的高購買成本、低續航里程、車輛安全隱患、充電便利性不足等消費痛點,這在技術和成本上均有較大壓力。”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說。

  對此,為推動整個產業鏈成本的下降,“一是通過技術的創新,將電機、電控、充電機全面整合來降低成本。”長安汽車新能源汽車研究院副院長蘇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二是可以通過供應商進行合資合作,從產業鏈進行延伸,進行成本的分攤。”

  “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大,產品迭代發展速度快,中國兩年一換代,而其他地方要五年。”董揚表示,中國電動汽車相關技術的創新速度遠快于其他地方。他很有信心,經過五到十年的發展,中國市場的電動汽車會和世界上最好的電動汽車一樣好。

  中國品牌向上要踏實做研發

  經歷了多年的發展,中國品牌正在迅速崛起,吸引了全球各路資本和人才的關注,“如何在新一輪的產業變革中沖破藩籬、實現向上發展,成為中國品牌車企的重大課題。”安進認為,中國品牌汽車經已發展到了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節點。

  實際上,當前中國品牌車企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和重視產品設計,以SUV、移動互聯、新能源、新銷售模式等為契機,在市場份額占有上,崛起勢頭非常明顯,2016年中國品牌的乘用車整個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43.2%,創2011年以來的新高;而在細分市場中,去年自主MPV占據了銷量十強中的九席位置。

  “中國汽車市場進入了中國品牌的時代。”廣汽集團副總經理區永堅評價道。不過,相對于外資品牌,自主品牌的劣勢也十分明顯。首先就體現在中國品牌的品牌認可度不高,其知名度和品牌溢價能力與外資企業還有很大差距,主力產品依然在10萬以下的區間。

  “中國品牌與外資品牌的差距集中體現在了品牌影響力上,但品牌影響力是結果,其背后是產品品質、核心技術、模式創新等的差距。”安進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中國品牌品質軟肋的背后,反映出來的是技術積累和研發投入的支撐不夠,是企業缺乏自主核心技術能力和產品創新能力的外在表現。”安進坦言,靠洋品牌零部件“加身”的拿來主義,并不能提升中國自主品牌的品質和形象。

  “只有腳踏實地做研發,‘核心技術’才不是廣告語。”安進強調。對于當下的中國汽車產業來說,安進總結了四大機遇和挑戰:一是以能源結構的轉型為突破口;二是以電動化、智能化搶占新一輪轉型升級的制高點;三是正在改變汽車生態的汽車共享時代的顛覆思維;四是制造業必須實現基于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價值創新。

  夾縫中起步的自主品牌,在經歷了微薄利潤下的頑強生存,與艱苦的研發創新之后,中國品牌將走進不可阻擋的品牌向上突破時期。

 汽配微信標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