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賢集網
每到9月份,中國品牌的市場份額在經歷了7、8兩個月的低谷后,開始出現反彈,而今年也延續了這一態勢。
??十一之后,北京吹過一陣寒流。
??燈光閃爍,人流擁擠的夜經濟似乎一陣風地變涼了。
??金九銀十也果然未能如期而至: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今天發布的汽車產銷數據顯示,9月,乘用車銷量環比雖呈較快增長,但同比依然呈現下降。當月共銷售193.1萬輛,環比增長16.8%,同比下降6.3%。
??但在一如既往的下跌過程中也有相對樂觀的一面,1-9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14.9萬輛和1837.1萬輛,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1.4%和10.3%,產銷量降幅比1-8月分別收窄0.7個百分點。
??乘用車總體的銷量情況不容樂觀,經歷了多月下滑,在金九銀十熱賣季節和銷量基數較小的背景下,環比增長,同比下降,意味著金九銀十依然是賣車需求最為旺盛的季節,但相比于往年的景象,這個成績算不上優秀。
??只是這樣微弱的向好數據并不足以支撐汽車市場變暖的趨勢。
??中汽協認為今年車市至少同比下滑至少5%。
??中國汽車市場的低迷與中國經濟的形勢事實上走勢是一致的,只是我們期待汽車市場對中國消費有提振作用,而現在它不足以擔起這一重任。
??十一之后,北京吹過一陣寒流。
??燈光閃爍,人流擁擠的夜經濟似乎一陣風地變涼了。
??金九銀十也果然未能如期而至: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今天發布的汽車產銷數據顯示,9月,乘用車銷量環比雖呈較快增長,但同比依然呈現下降。當月共銷售193.1萬輛,環比增長16.8%,同比下降6.3%。
??但在一如既往的下跌過程中也有相對樂觀的一面,1-9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14.9萬輛和1837.1萬輛,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1.4%和10.3%,產銷量降幅比1-8月分別收窄0.7個百分點。
??乘用車總體的銷量情況不容樂觀,經歷了多月下滑,在金九銀十熱賣季節和銷量基數較小的背景下,環比增長,同比下降,意味著金九銀十依然是賣車需求最為旺盛的季節,但相比于往年的景象,這個成績算不上優秀。
??只是這樣微弱的向好數據并不足以支撐汽車市場變暖的趨勢。
??中汽協認為今年車市至少同比下滑至少5%。
??中國汽車市場的低迷與中國經濟的形勢事實上走勢是一致的,只是我們期待汽車市場對中國消費有提振作用,而現在它不足以擔起這一重任。
??但是從這張圖中也可以看出,每到9月份,中國品牌的市場份額在經歷了7、8兩個月的低谷后,開始出現反彈,而今年也延續了這一態勢。
??而相比中國品牌市場份額的下跌,中國整體市場也正呈現出歷史性的變化,德系和日系占有份額依然在提升,日系突破20%,達到21.7%;而美系市場份額占有率跌破10%,只有9.4%,韓系與法系依然在下滑,法系在中國市場漸無存在感。
??但是這期中有什么積極意義呢?
??中國市場的集中度在進一步提升,中國汽車市場的戰國時代正在進入尾聲。
??幾天前,四家車企被銀行催債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三家車企在第一時間回應辟謠,而華泰一直不聲不響。如果中國汽車市場連續兩年持續下滑,在合資品牌價格持續下行的壓力下,他們的利潤空間將被壓榨至降無可降的程度。
??今年愛馳汽車改組江鈴汽車,博郡混改一汽夏利,是中國汽車市場集中度提高的前秦,像海南馬自達等等品牌也早已一片寒意。車企破產在明年初將不會是大新聞。
??在上圖這張表格中,吉利汽車雖然增長率下降了16.7%,但整體銷量依然保持第二,第三位的長城汽車保持了8.1%的增長,是所有中國品牌中增長最大的。
??吉利和長城在一眾國有汽車企業中,占據二三之位,再次證明了民營資本在這一充分競爭的市場中的無窮活力。
??從這個角度而言,對于遭遇政策寒流導致市場賽流的新造車企業而言,更應該少些批評,多些關注他們對行業的推動意義。
??正如業內所預料,新能源汽車在9月份銷量依然在下降,新能源汽車9月環比下降6.5%,同比下降34.2%,這也意味著自7月開始連續三個月銷量同比環比下滑,并且下滑趨勢呈現增長態勢。
??而7月也正是新能源補貼退坡正式實施的月份。中汽協解釋說,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有二:
??第一、補貼下滑,車企做新能源車的積極性受到影響,基本上是產一輛賠一輛,所以現如今的新能源汽車多數是為了滿足雙積分政策,減小優惠降低生產成為了共同選擇。
??第二、國五國六切換,造成大量燃油車低價出售,影響了部分新能源車的份額。
??事實上還有第三個原因,電動車自燃影響了消費者的信心。
??但是是不是因為少了補貼,新能源汽車就一片黯淡呢?
??也不盡然,從上圖數據可以看出,即便新能源汽車遭遇了重大政策變故,銷量雖然相比2018年全面下滑,但是數據總量依然維持在一個平均8萬輛左右的高位,相比2017年,整體上依然高出其每月銷量。
??客觀的說,中國消費者正在適應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盤整態勢。
??當然這種盤整對于不少急需現金流的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是致命的。這也不難理解造車新勢力舉步維艱,頻頻爆出破產傳聞的消息。
??所說說,電動車市場會進入一場寒冬嗎?不盡然。
??中協會分析說:對比中外造車新勢力,特斯拉可謂是一枝獨秀,在中國還沒正式投產的情況下,已經拿下了數萬的訂單,這也需要讓我們反思,新能源產品層面我們與國外在續航、安全、理念等方面的差異。
??相對于之前自信的態度,協會這次也是從側面指出從新能源產品層面,我國和國外先進水平已經有了差距。
??這算知短而后勇吧。
??客觀地說,中國電動汽車市場這兩年的進步也是翻天覆地的,這一點不容否認。
??不過,中國汽車市場并非沒有大危機,中汽協發布的這組汽車經濟效益持續下沒的數據當引起重視,它意味著這種態勢持續的話會引發行業性的經營危機。
??信心,對未來的信心將是這一問題的金鑰匙,而在天氣漸涼的深秋時分,宏觀環境確實開始有了暖意,但愿這樣的暖意可以持續下去。
??在剛剛過去的黃金周可以看出,中國消費者是愿意消費的,而這一切只要給他們一個對未來充滿信心的愿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