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區針對物流“最后100米”難題進行的“社區收發室”模式的城市共配,是解決物流配送瓶頸的一種有益嘗試。
快遞和物流配送的最后一道流程,尤其在社區和校園等客戶群體中,末端交接和簽收環節的操作困難,一直是快遞和物流配送企業提升效率和客戶滿意度的“硬骨頭”。現在,有人通過改變運作模式------將“收發室”直接建在客戶群的身邊,讓“擺攤式”或“挑擔式”的快遞,變成門店的經營模式,不僅方便了客戶的收件,也將會提升參與共配的快遞和物流配送企業的服務水平。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快遞和物流配送已經逐步成為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基礎服務行業,這就是為什么快遞爆倉和快遞“春運”受到民眾普遍關注的原因。但是,快遞和物流配送的相關配套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普遍滯后,制約了該行業的健康發展。“社區收發室”模式的城市共配的出現,是破解快遞和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難題的一種嘗試,由于是新生事物,這種經營模式需要社區物業等部門的配合。同時,在工商登記、市場監管等方面,也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