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車與零部件年會聚焦后市場后市場走勢
全國商用車維修配件發展管理中心揭牌
2015年1月24~25日,“全國商用車維修配件發展管理中心”揭牌儀式,暨全國商用車配件產銷聯合會2014年年會在廣西南寧舉行。
會議分別以主題論壇、專題會議、分組討論、會議總結形式進行。汽車后市場大變革趨勢成為與會者的共識,"擁抱汽車后市場大變革時代"貫穿始終。
經濟“新常態”及商用車后市場發展探討
“新常態”成為2014年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詞。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祝寶良主任,根據我國經濟處于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疊加”和新常態的特殊國家經濟運行階段,做出《2015年經濟發展和政策取向》的研析與判讀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議。他提出,新常態下,我國的經濟增速從10%降至7%左右;服務業、新興產業、消費率提高;改革創新成為經濟發展新動力;出現財政金融風險等眾多挑戰。演講中,祝主任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2014年以來的主要調控政策措施,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進行鞭辟入里的解析。
中國商用車信息聯誼會副會長王建業《2015年重型卡車發展與后市場發展探討》的專題報告,從中國經濟形勢走勢,2014年重卡及零部件市場的解析,影響重卡發展的幾大重要因素進行講解。2014年對重卡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政策更是多達13項;重卡發展趨勢將更加注重技術、專用化程度、品牌和節能減排;未來的物流運輸車、渣土車、城市保障多功能車,及后市場將是未來發展的四大平臺。預計零部件銷售在十二五期間將保持11%的增長率,到2015年零部件銷售收入可達3.2萬億。
通過兩位專家的解讀,使與會者對當前的宏觀經濟及商用車后市場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為企業后期的發展起到一定指導作用。
汽車后市場電商是大勢所趨
電子商務是汽車行業發展的又一個關鍵詞。汽車后市場互聯網服務企業如:養車無憂等如雨后春筍般的出現、發展。全國商用車配件產銷聯合會一直致力于商用車后市場電商平臺的研究、開發,由秘書處領銜的實施方案,在大量市場調研的基礎上,一方面解決制造商到終端的營銷,一方面聯合培育線下綜合服務渠道,即O2O模式,是為產銷聯合會骨干零部件企業、骨干經銷企業在汽車市場大變革時代實現市場突圍而量身定做的垂直開放電商平臺。目前,已經同多家骨干經銷商企業合作,在開發線上平臺的同時、正在布局線下體系。
作為此平臺的合伙人,原聯想集團副總裁、中馳汽配電子商務公司總裁張后啟,在此次年會主論壇上,對商用車行業垂直電商平臺的建立, 電商對后市場商業模式產生的沖擊,后市場電商的三類模式等進行專業解析。互聯網正在顛覆汽車行業,汽車成為電腦、移動終端。電商推動了商業模式創新保準,實現成本結構的顯著優化。電商對未來商業模式的沖擊尤其體現在流通環節、制造業整合、技術創新和服務業上;對汽車行業的影響體現在:廠商將更加注重產品組合數據、多品種小批量、CELL生產線,提供全行業公共“供應鏈服務”的平臺模式將更加注重大范圍經濟、個性化訂單、訂單匯集的功能,終端消費者將更加側重標準化產品比價、滿足個性化需求。商用車行業的電商平臺將使廠商直面終端。
利用電商,也是整車、主機企業拓展汽車后市場的主要手段。在25日的“商用車、發動機企業組”分論壇上,10家整車、主機廠企業也對其目前的OES銷售和備品銷售進行經驗分享,對于企業是如何結合電商、手機、移動互聯等來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進行探討。電子商務在汽車后市場炙手可熱,從整車主機廠,到零部件生產廠和經銷商,很多企業都在踐行著自己的電商模式,都在積極的探索,顯然汽車后市場電商是大勢所趨。
《指導意見》落地 “全國商用車維修配件發展管理中心”落戶聯合會
十部委《指導意見》的出臺是2014年汽車后市場政策的焦點。具體貫徹工作由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配件工作委員會牽頭,產銷聯合會憑借服務行業二十多年的社會影響力,與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配件工作委員會通力合作,聯合成立“全國商用車維修配件發展管理中心”,以使《指導意見》在商用車領域優先啟動服務改革。管理中心日常工作由產銷聯合會負責。
年會主論壇上,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配件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魏同偉做了《新政策、新格局、新機遇》的發言。對《指導意見》的主要內容、意義、實施的關鍵點,新政帶來的機遇、戰略實施步驟及綜合支持方面進行講解。《指導意見》的出臺,明確了政府職能和經濟發展方式開始發生深刻轉變,不僅將汽車維修行業定位民生服務業,還確定同質配件地位,對于破除技術、產品壟斷都得到了政策的鼓勵。未來后市場電商、渠道扁平化及商業模式的創新,消費者自主選擇性更強,品牌和質量的認知度更高,服務要求提高,都是新政帶來的機遇。對于《指導意見》落地的具體實施步驟,魏總由統一維修配件編碼開始,到強化質量標準、推行檢測認證,創建放心汽配品牌、推廣行業認證商標,全國汽配件打假保優和物流平臺、市場支持、綜合支持等方面有序推進講解,最終達到全程實施推進的效果。
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配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孟祥華,對同質配件的概念和價值進行講解,并以中國的CCC認證和歐盟的e-Mark認證、北美的汽車后市場配件檢測認證經驗為案例;細致講解了協會如何協助產業開展檢測認證,如何幫助廠商盡快進入市場;演示了試點企業申請表,對協會群體品牌“CAMRAS”創建的意義、方式、管理思路及推廣模式、運作方法、橫向協作等進行交流。
廣西標準技術研究院林翠霞主任《全球統一編碼與標識促進汽車維修行業的規范發展》的報告,闡述了全球統一標識系統在汽配維修行業的應用細則及實例解析。以《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品條碼管理辦法》對汽車零部件及配件的要求為例說明。
對全球統一標識系統(簡稱GS1系統)在汽配維修行業的應用及編碼體系構成,甚至國標送審稿、汽車維修、流通企業的編碼規則;GS1系統成員注冊及位置碼申請流程都做了詳細說明。
“配件生產企業組”分論壇,與會者也對十部委的《指導意見》和配件統一編碼、認證,進行集中探討。
專家的講解,詳細的提出了下一步落實《指導意見》的想法和思路,對于參與的自愿性及市場化運作得以明確,對于打破壟斷,維護消費者權益的目的和趨勢得到與會者的肯定。不過,打破壟斷勢必還會存在一段較力的過程。
銷售、服務模式的轉型與創
新本次年會上,“商用車、發動機企業組”、“配件生產企業組”、“配件流通企業組”、“汽配市場組”的分論壇,無一不提到了銷售、服務模式的轉型與創新。
對于商用車后市場而言,隨著國民經濟運行的新常態化,商用車行業需求平緩、環保升級、技術進步、黃標車加速淘汰,使后市場配件消費出現全面下降態勢。對于經銷商而言倍感壓力,但同時,市場上還是出現了幾個逆勢增長的典型代表。
在“配件流通企業組”分論壇上,杭州百城、安徽大成等企業,與大家分享了在銷售和服務模式上的大膽探索與創新。
經銷商可能轉成物流配送,連鎖店可能轉為物流配送等創新模式均被提及。轉型時期,企業間的合作與整合目前已經在行業慢慢體現。據商用車與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