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视频一/自拍一级黄色片/影音先锋啪啪资源/日韩av综合网 - 成人在线亚洲

新聞中心News

聯系我們 +86 025 85783777

行業新聞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行業新聞>查看詳情
全國人大代表羅霞:用“互聯網+”思維推動物流降成本增供
發布時間:2016-03-14 13:35:58    點擊數:

“物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實現物流服務供給側與需求側的高效耦合和精準對接,實現物流環節的實時監測和高效管理。”全國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副院長羅霞認為,“互聯網+”恰好提供了這樣的途徑和技術手段,應在“互聯網+”環境下推進物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使物流業可以根據市場需求提供有效供給。

羅霞告訴記者,從物流各環節看,由于生產與需求之間信息不對稱導致的倉儲保管費用高位運行,由于運輸方式間不合理分工及銜接不暢導致的綜合運輸費用總體偏高等,都是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影響因素。

與此同時,面對制造業精益物流、電商物流、城市共同配送、冷鏈物流、農產品物流、危化品物流等個性化物流服務需求的增長,物流業本身不能根據市場需求提供有效供給,成為約束相關產業轉型升級的瓶頸。

“要在‘互聯網+’環境下,構建實時動態的物流全過程管理及信息共享平臺。”羅霞說,這樣可以通過信息共享實現供給與需求的精準對接,減少庫存及倉儲時間,降低倉儲保管費用,優化物流資源配置,優化運輸方式分工與銜接,降低綜合運輸成本,實現全網采購、調度、監控服務,進而達到提高運輸效率、去除過剩產能、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

她同時表示,要鼓勵有條件的第三方物流向供應鏈服務商轉變,用好“互聯網+”大數據及云計算技術,捕捉產業物流服務需求,創新和拓展物流服務新模式,開展供應鏈設計、采購供應、廠內物流、供應鏈金融等高端物流服務,促進物流與產業深度結合。

(圖文來源于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