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汽車報
9月2日~4日,第十二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在天津舉行,節能、排放法規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重點議題之一,混合動力技術作為實現節能減排的主流技術方案,成為專家和企業討論的焦點。大家紛紛看好混合動力技術在實現節能減排方面的潛力和優勢,汽車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在混合動力技術和產品方面均有布局。
-政策提供機遇
業內專家和企業人士都談到了油耗限值問題,新的油耗限值政策猶如利劍懸在頭頂。到2020年乘用車新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到5.0升/百公里,商用車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實施國六標準;到2025年,乘用車新車平均燃油消耗量達到4.0升/百公里,商用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排放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面對如此苛刻的限值政策,各大整車廠為達標竭盡所能,分別規劃出適合自己的技術路線圖。有企業人士認為,當前,純電動存在動力電池續駛里程短、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問題,燃料電池技術大規模應用太遙遠,因此,混合動力技術作為有效途徑之一,節能效果明顯、更能滿足目前市場及消費者需求而被諸車企重視和看好,成為最現實的節能選擇。
-技術相對成熟
日本經濟產業省制造產業局汽車通商政策企畫官西野聰表示:“日本下一代汽車要占到整個汽車銷量的50%~70%,也就意味著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要占到50%~70%的比例?!?/p>
目前,日本在售車輛有1/4都是混合動力車型,其油耗性能得到了消費者的好評。以豐田混合動力車型為例,與同級別汽油發動機汽車相比,豐田混合動力車型在提升動力性能30%的同時,能夠降低40%的油耗,而且因其不需要外部充電、不需要更換電池、不需要額外維修保養等特性,被認為是目前最成熟、最切合實際的節能技術。
與純電動和燃料電池技術相比,混合動力技術成熟度高。在技術路線方面,國內外車企在混合動力系統技術研發上各不相同,從混動程度上主要分為微混、中混、強混三條技術路線,相對來說,三條路線中,微混投資較小,強混節油效果明顯,在國內優勢較為明顯;而中混結構相對較為緊湊復雜、投資相對較大。
-企業積極布局
科力遠混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兼首席技術執行官張彤表示,在以傳統內燃機為主要動力的市場條件下,5升的燃油限值單純依靠純電動技術是很難實現的,必須依靠混合動力技術?!拔覀兿Mㄟ^強混發動機整車技術,到2020年,2噸左右的汽車能夠達到5升油耗,1.2噸的混動車型油耗達到4升。”
面對良好的市場發展機會,自主整車企業也不落人后。長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勇表示:“我們專門對新能源板塊未來十年的發展進行了戰略研討,未來十年將有34款新能源車型陸續投放,包括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從產品類型來看,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齊頭并進,兩條技術路線同時進行。”
“‘十三五’期間,東風公司在新能源板塊將投入150億~200億元的開發和投資費用?!睎|風汽車公司技術中心副院長周劍光說,“傳統動力總成升級始終是東風公司技術路線之一,我們正在研制以節能為主的新一代發動機產品,48V混合動力技術是重點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