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视频一/自拍一级黄色片/影音先锋啪啪资源/日韩av综合网 - 成人在线亚洲

新聞中心News

聯系我們 +86 025 85783777

行業新聞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行業新聞>查看詳情
【覓途】轉型煎熬:中小微物流企業的6個痛點、7大策略與7
發布時間:2016-09-26 20:18:49    點擊數:

來源:物流定制平臺


導讀:經濟下行,物流慢行,渾渾噩噩,又將一年。今年的物流整合繼續,合并繼續,逃離繼續,突圍之路繼續。在過去的9個月中,親歷其中,尋覓其中,深感行業的變化,物流的不易。今日我們特分享York團隊針對中小微物流企業的最新思考,供參考!
一、中小微物流企業痛在哪里?
無標題.jpg
物流門檻越來越高,不再是曾經的物流。中小微物流企業作為物流的最底層成員,如今在經濟下行,行業變革之中正在遭遇前所未有有的挑戰,有的甚至到了逃離、跑路的邊緣。我們結合實際調研與診斷考察認為,以下6大痛普遍存在,尤為突出:
1、未來痛:行業亂局,埋頭當下,缺乏未來行業變化的判斷,缺少基于變化的系統思考與行動套路,即使有的善于思考者但依然缺乏行動的勇氣,導致等待,焦慮,盲從時有發生。
2、市場痛:競爭加劇,靠關系救了過去,救不了未來,一旦關系斷裂,業務丟失,缺乏市場持續開拓能力
3、管理痛:口頭服務客戶至上,行動少偶有保障,但服務一致性較差,穩定性較弱,管理細節漏洞多(單證、貨損、貨差等),最關鍵的是缺乏可復制的標準、系統、流程與機制
4、資金痛:收錢難(賬期越來越長)、找錢難(抗風險差,誰愿意給錢?)、管錢難,老板是心中貌似有數,實際卻沒有數,缺乏數據支持,財務合規性整體較差。
5、人才痛:夫妻老婆店,親戚朋友店,小本經營很難找外面人才,自我培養卻是緩慢難以應對行業變革,強化人才梯隊從何談起,現在你做物流,你還敢讓你的孩子做物流嗎?
6、技術痛:如今物流里不缺軟件,不缺系統,而對于中小微物流企業來說缺乏的是不斷跟隨其業務增長與場景變化所需的持續性的技術保障與支持,不單單是IT,更重要的是基于IT應用的場景,服務與管理等軟性技術支撐。
二、當下,有想法有辦法的中小微物流企業都怎么應對的?
當下的問題,相當部分的中小微物流企業老板基本已經認識到,只是不同的人切入點不同,面臨的問題的程度有所不同,應對的方法有所不同。從我們跟蹤的那些成長型,具有變革型的中小微物流企業或多或少都在從以下7個維度積極應對:
1、開放求變:走出原來的圈子(專線到三方,三方到平臺…),跳出原來的市場(傳統制造走向電商),跑出原來的思維(只是做物流,物流之外還可以到供應鏈),積極擁抱新思想(會議、沙龍、論壇、聚會等等)汲取新知武裝頭腦,回歸企業之后積極調整,積極行動。
2、重塑定位:認知到物流的改變,打破原來的業務的認知,重新定位,最常見的莫過于小專線做大專線,輕資產轉向重資產(買甩掛,投場地等),專線與3PL融合交融,目標在于增強與客戶的粘性,在關系之外多一層保障。
3、節流求生:物流下行,唯有活著是根本,在一部分的物流老板眼里,節流就成為主導,從一張紙,到一個包裝,再到一個托盤,其實物流是一個細活兒,省一分總比賺一分容易,砍掉燒錢的業務也成為相當部分老板的選擇。這個年頭,活著是王道。
4、合作抱團:區域抱團,聯盟升級,合資聯營,業務合作,專線對開,合作甩掛,加盟平臺等等這都是當下部分中小微物流企業抱團之路,只是對于大多數的企業來說,貌似見效比較慢,耐心有限。
5、盤活資金:為了資金,為了發展,轉型期間,部分中小微物流企業向內求生存,盤活存量可用資產(應收運費、車輛設備、股東房產等)以期滿足業務所需資金,只是讓人頭痛的是企業本來不大,可盤本就的不多,這招只是對于成長速度快,業務好的中小微物流適用。
6、用活資源:回歸物流本源,降本增效,用活資源,提高場地,車輛利用效率,練好整合資源的內功是相當部分轉型中的中小微物流企業的選擇之路,其目的就是提高資源利用能力,不然遲早就會玩完。
7、探索新路:新路子對于長期沉淀于物流操作與服務細節中的中小微物流企業來說要創新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說是非常難。但盡管如此,我們卻看到一部分企業在期間積極探索,包括擴張服務范圍至加盟快遞,卡班,甩掛,分布小倉,倉配一體,電商入倉等等。
三、轉型的糾結,中小微物流企業的未來結局在哪?
然而,我們看到積極行動與應變者卻是一部分,整個市場中相當部分的中小微物流企業還在溫水中煎熬,小步慢跑中等待救援,或許經濟恢復,或許行業變革,或許產業轉移,這一切都只是外部的因素,若失去前進與活著的內在動力就危險了。好在如今的物流市場中還有些細分做得不錯,也還有些大整合者在扮演救贖者的角色積極耕耘。從政策的變化、行業的變遷與未來走勢角度看,我們認為未來一定時期內中小微物流企業的可能道路將如下體現:
1、煎熬地活著:開源節流,平穩業務,維持生計,等待時間的淘汰,因為不愿意被整合,也不愿意自己出馬整合,走自己的路,熬著等待未來。
2、找到靠山:加入大物流企業的體系,或者加入互聯網+平臺,或者大聯盟旗下,或者被更強同行整合,總之找到接盤制人,不容易。
3、共生抱團:抱團對于物流人來不是不可為,而是寒冬時期中小微物流企業應對危機的可能選擇,只是對于當下的情況來說,如何建立抱團的資源,利益共享,管控,服務等很關鍵。
4、獨立成長:獨立增長屬于那些有想法有辦法有實力的中小微物流企業,他們融合專線,3PL,倉儲等多種玩法,找到獨特的市場,加上一定的公關能力,未來可能會獨立發展,走向3PL、做粗專線、專向綜合物流服務等都是路子。
5、創新突破:創新屬于少數,但在國內物流市場中從來不缺少,有的中小微物流企業可能會通過嫁接本地服務,連接商業,創新資源組合或者技術力量融合等獲得創新的契機,或許成為一股不可忽略的創新力量。
6、轉型逃離:這一波浪潮或會導致相當部分中小微物流企業在競爭中敗北,業務萎縮,利潤消失,回生無力,跑路或者轉型,最終會離開這個曾經耕耘的市場。
7、悄然消失:未來可能相當部分的中小微物流企業會在無聲無息中離開這個市場,抗風險能力弱,業務拓展能力差,盈利遙遙無期,還不如悄然離開的好,但這類企業不屬于跑路的,只會處理好遺留的物流,轉到一個全新的非物流領域,只是悄然來,悄然去。

物流微信2.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