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汽車報
汽車零部件行業主流的30家上市企業,1~9月營收累計近300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約550億元;凈利潤累計17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約32億元。海外擴張、兼并重組是這些企業營收大漲的主因。
今年以來,上市汽車零部件公司發展呈現出一大特點:實現盤大利增的零部件企業都離不開國際化發展路線,或是歐美市場兼并重組,或是海外建廠擴產,或是加大出口配套力度。可以確認的是,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在國際汽車市場的影響力正在增強。
前30家企業累計營收超兩成
今年1~9月,細分零部件市場占有率、技術儲備領先的公司在國際化道路深入推進的過程中均取得了不錯的業績。
根據記者統計的數據來看,近百家上市汽車零部件公司中,營業收入排名前30位的企業累計總營收2958.22億元,同比增長22.94%;總凈利潤169.42億元,同比增長23.25%。
營收前30名企業中,最高的為華域汽車,達到了928.86億元,排名第30位的是全柴動力,營收22.63億元。總體來看,營收超過100億元的4家,為華域汽車、濰柴動力、均勝電子、福耀玻璃;50~100億元之間的有8家;30~50億元的10家。營收保持同比增長的有27家,其中13家增幅超過20%,僅風神輪胎、曙光股份、全柴動力出現下滑。
營收前30名企業中,凈利潤增長的有24家。增幅超過100%的有三家,分別是玲瓏輪胎、寧波華翔、奧特佳,其中玲瓏輪胎凈利潤7.76億元,同比增長272%,是輪胎行業中業績最為突出的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長20%~100%共計10家。
國際化支撐企業擴張膨脹
最值得關注的華域汽車,今年1~9月的營收已經超過了2015年全年的911億元。從2011年的523億,翻倍至今年將超千億元的收入,華域汽車的快速擴張一方面得益于對美國江森自控全球汽車內飾業務重組以及其他國際化合作,另一方面是企業基于未來智能駕駛技術、輕量化技術發展需要而進行的各項業務戰略調整。華域汽車核心業務全球運營能力得以不斷提升,國際經營規模不斷擴大。
均勝電子在上市之后一舉進入行業前三,前三季度營收達117.32億元,同比增長95%。均勝電子今年初先后收購美國的KSS公司和德國的TechniSat公司,致使業績大幅增長。這是其繼收購德國普瑞后,再次在汽車行業內進行的全球性并購。據悉,1~9月德國普瑞收入增長約15.24%,凈利潤增長約22.94%,繼續保持較強的盈利能力。均勝電子堅持對現有業務全球化發展和延伸,站在對產業鏈的升級的角度進行海外并購和布局,實現了從十幾年前2000萬元的年收入向現在百億元的跨越。
其他企業中,福耀玻璃美國汽車玻璃業務產量爬坡中,其俄羅斯業務也呈良性方向發展,全球經營格局逐漸形成;玲瓏輪胎全球化制造戰略布局實施中,泰國工廠產品結構調整,高端化產品產量增加,國際化銷售格局逐漸形成;奧特佳完成對空調國際集團100%股權的收購工作,汽車空調壓縮機、汽車空調系統實現收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90%以上,實現了從零部件供應商向系統供應商的轉變。